11月24日,在商务部召开的《“十四五”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》专题新闻发布会上,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表示,服务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,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商务部将从六个方面加快服务贸易改革、开放、创新,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。
01
一是深化服务贸易开放。
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,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。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。提升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水平。继续办好服贸会,进一步提升专业化、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,推动形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。
02 二是大力发展数字贸易。
完善数字贸易促进政策,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。制定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支持政策,推动高标准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。支持办好数交会、数贸会等数字贸易相关展会。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,发挥新型服务外包创新引领作用,加快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。
03
三是优化服务贸易行业结构。
提升旅游、运输、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。拓展特色服务出口基地,引领带动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。落实碳达峰、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,鼓励节能降碳、环境保护、生态治理等技术和服务进口,坚持服务贸易绿色低碳发展。
04
四是完善服务贸易区域布局。
推动东部地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,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立足各自产业和区位优势,推动优势特色服务贸易创新发展,培育服务贸易新的增长极。
05
五是壮大服务贸易市场主体。
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领军企业。在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和细分领域,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小型服务贸易企业,支持企业走“专精特新”发展道路,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合作。
06
六是深化服务贸易对外合作。
积极拓展合作伙伴,商签更多服务贸易备忘录,优化国际布局,深化合作领域,创新合作机制,拓展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合作,加强服务贸易政策对接。推动多双边服务规则协调,促进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开放合作。
会上,任鸿斌还指出,近年来,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,《“十四五”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》特别强调,创新是引领外贸发展的第一动力。深化外贸领域科技创新、制度创新、业态和模式创新,是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。近年来,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,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了便利服务和多元化选择,成为国际贸易合作的新赛道。
商务部将从完善政策体系、营造良好环境、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分类施策,促进外贸供应链柔性升级,提升贸易效率。
01
一是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。
按照国务院部署,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围工作。建立综试区评估与退出机制。促进行业成长,加强跨境电商企业能力建设。
02 二是提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便利化水平。
要优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动态调整机制,更好发挥试点区域引领作用,带动地方产业升级和外向型经济发展。
03 三是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健康发展。
要完善政策,优化企业发展环境。鼓励各地创新配套措施,支持外综服企业为更多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服务。
04 四是培育一批优秀海外仓企业。
完善便利服务各贸易市场的海外仓网络,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,推动海外仓标准建设。
05 五是提升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水平。
要逐步完善保税维修业务政策。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维修业务,动态调整维修产品目录,扩大维修产品范围。
06 六是稳步推进离岸贸易发展。
支持在海南自由贸易港、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发展离岸贸易。推动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离岸贸易行业组织。
来源: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